高市援中港濕地 冬候鳥現蹤跡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援中港濕地公園新聞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春天到苦楝花盛開了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援中港私自捕魚需要大家協助防制
各位義工:
今天下午四點半去援中港濕地晃一晃,週一參觀的人很少,
回頭要離開的時候,看到兩位警察已經來了,
我想捕魚的人大概都會掌握在五點黃昏的時候來捉魚,
另外,常常自稱是志工、跑來捉魚的姚進宏(阿宏),
我們希望推廣生態釣魚,但是謝絕竭澤而漁。
高雄辦公室主任 謝宜臻 98.2.24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洲仔新記錄物種--短腕陸寄居蟹(Coenobita brevimanus)
陸腕寄居蟹小檔案(Coenobita brevimanus)
英文名稱:Indos Land Hermit Crab
中文名: 短腕陸寄居蟹 / 短掌(巴掌)陸寄居蟹
分佈甚廣,包含印度 ~ 太平洋地區,非洲東部至菲律賓,琉球群島,日本琉球南方小島(宮古諸島、八重山諸島),中國大陸,台灣(南部、北部宜蘭縣、東部花蓮)等地。
棲息在海岸附近的叢林,岩石間或樹林下的洞穴間,視覺露敏,夜間常在叢林或垃圾堆附近覓食;為陸生蟹,所以也可生存於淡水環境;常背螺殼: 蠑螺、非洲大蝸牛殼、鶉螺等大型螺殼。
在日本被列為「準絕滅危險 / NT」和被列為天然紀念物。另外,台灣再細分本種為“短掌(巴掌)陸寄居蟹”和“短腕陸寄居蟹”兩個不同種。為熱門的寄居蟹飼養寵物種類之一。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潮汐與援中港濕地的經營管理
潮汐與援中港濕地的經營管理
援中港濕地位於河口,受潮汐影響水位甚鉅,加上典寶溪的水質常遭受污染,並在潮初時會帶來大量的垃圾,使得援中港濕地的水質一直不佳,讓濕地的經營管理受到很大的困擾。
如果要讓援中港濕地的水質能夠保持良好,則要時時注意典寶溪的水質狀況,在典寶溪水質不佳時要立即關閉水門,另外在颱風來臨前2-3日要在退潮時將水門在低水位時關閉.讓颱風的暴雨及強風引起的海水倒灌,不至入侵援中港濕地,另外盡量排低濕地公園內水位,讓援中港濕地公園的滯洪功能能達到最大,
因此如何設計出適合援中港濕地公園防洪,滯洪及水質保護,並兼顧魚類生長所需營養源及魚苗控管的水閘門管理模式,是未來三到五年應積極努力的重點,而了解援中港潮汐的特色是首先要跨出的第一步
高雄地區的潮汐不能依賴傳統漁民以農曆初一及初十五為大潮來預估漲退潮的時刻,而應該上網到中央氣象局網站找高雄潮汐一個月的預告表參考,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許多月份高雄的漲退潮僅有一次,而非一般教科書上寫的一日有兩次漲退潮.
台灣潮汐研究的歷史
台灣潮汐觀測最早正式記錄為昭和十五年(1940年) 中野猿人所著的「潮汐學」一書中記載,當時觀測與分析的地點包括:蘇澳灣、成廣澳、加路蘭、火燒島、紅頭嶼、大板埒、車城、東港、高雄、安平、國聖、 布袋、海口、沙山、塗葛堀、後龍、淡水、基隆、大嶼島、八罩列島、桶盤嶼、馬公、奎壁山、牛公灣、吉貝嶼等地,可惜的是這些資料均已散失。
在潮汐預報方面,美國早在1944年即開始發布台灣各地之潮汐預報;台灣則遲至1990年3月 國防部宣布潮汐資料解密後,中央氣象局開始資料電腦建檔工, 採用中國海域數值模式,配合調和分析的結果,開始發布一週潮汐預報,供各界使用。
潮汐觀測的重要性
漁撈人員也要注意潮流的動向,決定網具佈放的位置與深度,才能獲得較佳的漁獲。沿海養殖的人員,多在潮間帶活動,對潮汐的變化也要密切注意。在海洋污水放流管的設計也要考慮潮汐的變化,防止釋出的污水回流。水庫洩洪也要計算潮時,以避免洪鋒到達河口時遇到高潮,河水無法宣洩造成海 水倒灌。
一般民眾休閒活動,會選擇低潮時抓螃蟹、撿拾貝類和海藻;釣魚就要依所要釣的 魚種選擇漲潮期或退潮轉漲潮的時間,而觀賞水鳥會選在高潮前後時間。可見潮汐對人類活動的重要。
潮汐之基本概念
潮汐是由於月球和太陽等天體對地球各處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地殼和大氣的週期性升降現象,其中以海洋潮汐最為明顯。海面上升時稱為漲潮(flood);海面下降時稱為退潮或落潮(ebb)。
從漲潮轉為退潮時海水位達到相對最高時稱為高潮或滿潮(high water);從退潮轉為漲潮時,海水位達到相對最低時稱為低潮或干潮(low water)。高潮或低潮時,有一段很短的時間,海面無升降現象,稱為停潮或平潮(stand)。
潮汐的週期(period of tide),即高潮至下一次高潮或低潮至下一次低潮相隔的時間,各地都不一樣,平均約為12時25分。
高潮和相臨的低潮之水位差稱為潮差(tidal range)。潮差也有週期性,即潮差會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以半日潮為例,其週期約為14.77日。
潮差相對最大時稱為大潮(spring tide);相對最小時稱為小潮(neap tide)。每天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稱為日雙潮(double day tide)或半日潮(semidiurnal tide),兩次高潮之較高的稱為較高高潮(higher high water)或高高潮,較低的稱為較低高潮(lower high water)或低高潮,兩次低潮也可分為較高低潮(higher low water)和較低低潮(lower low water),或簡稱高低潮和低低潮。
以農曆3月的潮汐資料為例,台中港的落潮潮差和漲潮潮差相差不多,基隆港的各種高低潮就有很大的不同,而高雄港在當時每天卻只有一次高潮一次低潮。這種每天僅有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的現象稱為日單潮(single day tide)或全日潮(diurnal tide)。而實際的潮汐現象並不單純為半日潮或全日潮,稱為混合潮(mixed tide)
高雄地區潮汐的特殊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每天會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潮時每天會延遲50分鐘左右。但是,這種觀念在純半日潮的地區才適用,而台灣南部高雄沿海是屬於混合潮的區域,冬季到春季常只有一次潮退潮。
以3月為例,台灣西部沿海半日潮較顯著,所以一天會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像基隆是全日潮和半日潮的影響各占一半的混合潮, 會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而高雄地區是以全日潮為主的混合潮,一天只有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的情形,也就是說有時另一次高潮和低潮並不明顯。
此外,基隆和高雄的潮差比台灣其他地區小了很多,這也是高雄港與基隆港為台灣主要港口的原因。在潮時方面,台灣東部沿海發生高潮或低潮的時刻比台灣西部沿海要早了很多。
台灣南北僅占3.4個緯度,東西也僅占了2.5個經度,台灣沿海的潮汐變化差異卻極大,這是因為潮汐除了天體引力之外,還有很多影響潮汐變化的因素存在,海底地形和深度的不同對潮汐的變化也極大有影響。
台灣四周的海底地形非常複雜,當行進中的潮波從東部深達4000公尺的太平洋經由台灣南北海面進入大陸棚時驟減為200公尺,在轉入大部分深度淺於100公尺的台灣海峽時,突然遇淺造成其速度和方向都有了重大的改變,使得台灣沿海各地潮時和潮差均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氣象因素對潮汐也有影響。在廣闊的大洋地區氣壓每升降一百帕(hPa),海面高度的變化約1公分,每年冬春兩季的平均海平面比夏秋要低,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基隆港、高雄港的平均海面在夏季都比冬季高了很多。
颱風季節期間,熱帶低氣壓或颱風來臨,除因其氣壓較低使海面升高外,持續的強風也會因向岸風或離岸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甚至造成暴潮或海水倒灌。例如1969年7月27-28日衛歐拉颱風通過本省南部,強風持續長達25小時,且適逢農曆6月15日大潮,使南部沿海地區發生海水倒灌,積水盈尺,損失相當慘重。
在半日潮地區,大潮發生在朔或望(農曆初一、十五)以後一至三日;小潮在上弦(農曆7日左右)或下弦(農曆22日左右)以後一至三日。
在半日潮為主的地區,潮汐大約每半個月重複一次,所以台灣的漁業從業人員都習慣用農曆來計算漲退潮的時刻,效果也不錯。但是,這種方法在非半日潮為主的地區,除了要注意高、低潮的時刻外,還要考慮潮高的變化,高雄港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七日至九日,每天都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已。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半屏山後巷綠化工作有進度了
半屏湖與建台水泥公司間的半屏山後巷,一直景觀觀雜亂,樹木稀少,經過二年不斷努力,終於突破保安林區不得任意植樹的法令難題,於97年底由市府工務局發包進行植裁綠美化及入口意象的標誌。